App开发平台APICloud的平台化蜕变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基于APP开发产业链萌发出新的生机,那些“万事俱备只差一个程序员”的项目有了快速落地方式,而基于APP开发新的流程和标准也在APICloud带领下悄然发生了变化。
作为一个开发者,即便是你没有太多技术基础,只需要注册进入APICloud平台,将功能模块贯穿在创意中,如搭积木般,一个移动程序就应运而生了,并且还实现了全平台的发布。听起来这的确是一个绝妙事情。
APICloud CTO 邹达
效率是初心
APICloud CTO 邹达表示:创建APICloud最开始的想法就是解决APP开发效率的问题。以前一个月的开发周期,利用APICloud后只需要一周了,开发流程上在技术、人员、成本、时间等问题上全面优化,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里,时间更显弥足珍贵。APICloud的目标就是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出发时的初心。
一个好的产品总会吸引大量的用户,而随着产品的不断成熟,用户的规模也会呈现几何级增长,在经历了第一个阶段后,邹达表示目前APICloud已经拥有超过30万的注册用户,创建的APP超过50万,已经在各大平台上线的应用超过2万个。在这些应用中,以电商、社交、O2O类为主,另外还有很多企业内部应用APP。在用户规模增长起来后,APICloud也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挑战。
服务是增值
免费的业务永远无法让一个企业正常运营,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通过对部分有特殊需求用户开展增值服务成为了在商业闭环上的重要一步。事实上,如果仅仅提供产品作为开发辅助的话,也很难长期聚合用户,
平台上一天产生6000个程序包,提升付费用户的编译顺序是一种增值服务,在上线各大平台的优化合作上也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当然APICloud还开放了培训资源,从新手指南到开发工具、源码、视频甚至是7天培训课程,让用户在不同纬度快速熟悉和上手开发业务,这也是提升效率的一种方式。
应该说增值是建立在效率初心之上的一种顺势而为,由于APICloud聚集了大量的活跃用户,让整个社区也焕发出活力,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商业闭环形态。
核心是生态
如果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的话,笔者认为上面的商业闭环完全覆盖不住APICloud团队的“野心”。而想要做一个建立标准的公司,一定是能够承载起一条完整的生态链。APICloud现在正在做这件事情。
所以邹达表示:工具开源,服务收费并不是主要商业模式,主要商业模式是生态。
纵观APICloud的发展,应该说技术、服务、生态是三条主线且并行发展。技术让APP开发越来越简单、高效;服务上,免费服务和部分定制增值服务完成了商业形态;最重要的是生态。
针对生态系统,APICloud推出了三款重要产品:
1.模块store:将国内厂商的主流服务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包括高德、科大讯飞的服务封装成模块,外部开发者可以直接调用,将厂商服务完美融合到个人开发的过程中,是一种聚合服务。比如针对高德来说,他希望把自己的应用放给更多人使用,而个人也需要类似的服务快速搭建自己的产品形成商业化。在这个聚合平台上就可以快速促成合作,这是一条生态链;
2.模板store:如果一个开发者开发的一款应用以模板形式被复用,让运营者直接使用并展开商业运作,这本身也是一种生态路径,藏在其后的正是效率的提升。
3.应用定制平台:APICloud聚合需求,帮用户梳理需求,并找到合适的开发者进行业务的搭建。这条生态链直接促成了交易,颇具电商平台的意味,但做成这个平台的背后需要强大的流量,开发者的流量、更重要的是需求用户的流量,当然在这里APICloud甚至起到信用背书的效果。邹达表示APICloud一直有大企业服务的战略,通过标准化技术,找到相对低成本和优质开发团队。
结束语
APICloud的发展路径在笔者看来一直是顺势而为,但我们也观察到,无论怎样变化,其初心都不会改变,那就是提升开发效率,这也如一块强磁力的场汇集广泛的开发者,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核心的地方,随着商业促成、定制化开发、增值业务体系将生态做活、做顺畅,最终形成新的竞争壁垒。不过,做成这个竞争壁垒的时间要求很高,如果待移动风口飘过,则很可能会是不一样的效果,希望APICloud带领30万开发者,能完成这次华丽蜕变。